履歷已讀不回,有時不是你的問題,而是「幽靈職缺」太多了!幽靈職缺是什麼?有什麼特徵能避開?其實,幽靈職缺非常傷害公司形象,比起求職者,企業徵才更要注意!
幽靈職缺(ghost job)簡單來說就是「假職缺」,是指公司在求職平台或官方網站上刊登的職缺。實際上,這些職位根本不存在,公司也沒有意願招募新的人才。
履歷服務 Resume Builder 調查了 1,641 名招募經理,發現光是今年,美國就有 40% 公司刊登幽靈職缺。不只是美國,台灣求職者也深受幽靈職缺困擾!
公司刊登幽靈職缺,主要是為了「帶風向」,營造公司正在成長的假象,並且使員工以為工作量會有人分擔,或者反過來創造危機感,以留下員工、提升生產力。還有一種原因,是為了「收集履歷」,擴大人才庫。所以,有的公司就算不缺人,也還是會找人來面試,這時就容易出現面試官沒看過履歷、浪費彼此時間的狀況。
而對於求職平台來說,職缺當然越多越好。當求職者認為平台上的就業機會多,就更願意開啟履歷,期待人資主動來找自己。
想避開幽靈職缺,可以注意三件事:
假如看見待遇不錯,工作內容卻很模糊的徵才廣告,就要小心是否為幽靈職缺。有的工作描述甚至會敷衍了事,以「細節面談」帶過,令人摸不著頭緒。即便不是幽靈職缺,我們也能從工作的描述,看出公司是否用心對待求職者。
「萬年職缺」指的是刊登在求職平台許久,或老是重新徵人的職缺。如果你看不出職缺掛在網路上多久,可以檢查是否為「門檻低」、「待遇好」,很多人投履歷的「熱門職缺」。例如,超過 30 人應徵,只需負責一般庶務的助理,就有可能是幽靈職缺。
所謂的「薪資待遇不合理」,並不是我們經常討論的「低薪」,而是「薪資區間寬得不合理」。假設徵才廣告沒寫清楚敘薪制度(如根據年資、技能給薪)、獎金計算(如業績分紅),月薪上下限卻差了一倍以上,那麼上限可能只是噱頭。建議先初步詢問招募窗口、探聽公司狀況,有心理準備再投遞!
求職平台定期發佈的就業機會統計,是以網站上的職缺為依據。如果太多企業刊登幽靈職缺,會導致統計結果與現實相去甚遠。
這麼一來,無論是雇主還是勞工,要了解市場現況,只能仰賴主計處每年公開的事業人力僱用狀況調查,無法得知實時動態。
新聞報導職缺數量創新高,求職者以為有許多機會,履歷卻石沉大海。
「為什麼市場大缺工,我卻找不到工作?」到處碰壁的結果,就是求職者信心受挫、待業時間拉得更長。尤其是新鮮人,很容易以為自己不值得更好的工作,為了解決待業的焦慮感,降低求職條件,最後接受低薪、忍受惡劣的勞動環境。
說到地雷工作的特徵,就不能不提萬年職缺!
Dcard、PTT 等論壇常有前輩發文,要新鮮人避開萬年職缺。畢竟公司徵不到人,肯定是出了什麼問題,例如名聲不佳、職場環境有毒,導致流動率高。
在求職網站刊登幽靈職缺,就像放羊的孩子,久了就不會有人投履歷。公司缺人的時候,反而吸引不到人才。
新世代求職者勇於發聲,樂意分享求職經歷、重視資訊透明。例如在新興社群 Threads 上面,經常有使用者大聊面試經驗,或直接在《面試趣》分享心得。
根據《面試趣》最新統計,98% 求職者在面試前會搜尋公司或職位資訊。講究雇主品牌的現在,幽靈職缺會讓求職者感到被欺騙、浪費時間,不良口碑容易在社群發酵,傷害公司形象。
幽靈職缺不只打擊求職者,更傷害台灣職場環境。時代變遷,求職者有話大聲說,雇主的招募思維也要有變化。用心對待求職者,不只能提升公司形象,還能活絡就業市場,優秀的人才也更容易與好公司相遇!
文/面試趣
面試趣創立於 2016 年,數年來一直與求職者並肩努力,希望透過資訊累積的力量,讓台灣的工作者能在求職時握有與資方對稱的資訊,進而擁有選擇好工作的權利,歡迎加入我們的行列,一起翻轉求職市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