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換工作是每一個人在職業生涯會面臨的問題,可是轉換工作絕對不只是「加薪」這件事而已。
職業生涯就像一個旅程,你知道你大概想去的地方、你手頭沒有精確的GoogleMap、青春就是旅費,這中間就得靠自己尋找旅伴、尋找適當的交通工具。
舉例來說,假設你目前身在台灣,你的最終目的是到加拿大,也剛好存夠了旅費。朋友給了你一張泰國《亞洲東方快車》總統套房的三折折價券,條件是要跟他一起參加半年在泰國的志工活動。你要去嗎?
如果你希望盡快到達加拿大,泰國之旅會拖累你的行程,你只好拒絕;如果你不在乎到達加拿大的時間早晚,也不排除到泰國尋找新的機遇,也許你就可以考慮使用這張折價券。
我認識一個朋友,多年前在兩份聘書中間猶豫不決。一個是跨國金融企業台灣區行銷總監的職位,一個是香港商貿公司(後來在Nasdaq 上市)B2B電子商務產品經理的職位。
台灣的工作薪水高、工作條件好、又是她熟悉的環境;香港的工作薪水比較低,工作的地方在黃竹坑。台灣的工作是她已經熟悉的業務;香港的工作是個全新、需要學習的領域。
她那時掙扎了很久,因為她身邊的人都說她應該留在台北。誰願意降薪、降職、搬去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、從頭開始學新東西呢?
我朋友那時只懂B2C的電子商務,對B2B電子商務一竅不通。她想,行銷人應該B2B與B2C兩樣都懂才是,要當行銷總監的機會多得很,但學新東西的機會只有一次。
於是,她去了香港,原本只打算待個兩年,結果她待了很多年;第二年她就轉回了金融業,多年後她果真當了行銷總監,而且是亞洲區行銷總監。
這種職涯選擇讓很多人驚訝,因為很少人願意以「短線利空」來換取長期的回報。但就職涯規劃的角度來看,香港是區域金融中心,有許多區域性的專案與工作機會,到香港工作也的確提升了我這位朋友的視野與技能;看似「不划算」的選擇,反而是長線的大利多。
要換工作之前,應該誠實地問自己:究竟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麼。
答案可能不是那些「父母親覺得做這個比較好」、「老婆覺得做這行比較穩當」、或者「會讓別人覺得我很厲害」之類的工作。如果你選擇的是別人希望你做的,而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,換了公司之後,你可能還是會面臨與現在這個公司類似的狀況:覺得挫折、覺得無趣、覺得浪費時間。
我曾經面試過一個大學畢業生,談吐得宜、彬彬有禮,他的之前的作品也很出色。我以為他是那種不慍不火的人,沒想到一問到「如果可以的話,你最想做什麼?」他的眼睛就亮了起來,他說「如果可以的話,我真想開飛機」。
「喜歡做的事」就是那種讓你充滿熱情、講起來會眼睛發亮的事情。一天花至少8個小時在公司,如果你做的事也正好是你有興趣的,你會願意全力以赴,就算要加班也甘之如飴;而這股動力也會提升你的工作表現,而產生「正向循環」。
你也許會說,反正是為五斗米折腰罷了,熬過了8小時,下班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,這樣相安無事已經好幾年,你不覺得有什麼問題。如果是這樣的話,那也不用談職涯規劃了,因為你已經找到了規劃的方向 — 「向錢看」,那倒也容易執行。(以下的文章你也就不用浪費時間讀啦!)
畫畫的人講求「佈局」,職涯規劃也是要佈局的。當然,選擇讓機遇決定職涯方向,也是一種佈局的方式。
首先,要「當老闆」還是要「當上班族」是兩條不一樣的路。從一而終「當上班族」的佈局,與先「當上班族」再「當老闆」的職涯規劃也不一樣。
立志「當上班族」的最重要的就是累積自己的「可轉移技能(transferrable skills)」,例如做消費品(FMCG)產業的行銷企劃,就很容易跨產業移動。我有朋友從星巴克,跳到通訊公司的手機部、又轉到銀行作消費金融的行銷企劃,就是以「可轉移技能」換工作的典型。
打算先做幾年事再出來「當老闆」的,上班的目的就是觀摩、學習未來要當老闆得會做的事,包括財務、人事、行銷企劃、研發、還有產品開發等等。
換工作的目的,在於累積企業經營的不同技能,你選擇工作的著眼點自然與上述深入經營同一職能的方向不同。
不管你喜歡與否,「人工智能 AI 」已經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進入職場。AI 可以寫研究報告、寫新聞稿、會做設計稿、會素描、會點菜、會理財、會進行投資交易。
你現在正在做的工作、或者未來想繼續做的事,有沒有機會在未來被AI取代?
如果有的話,你有什麼因應之道?特別是中年轉業的人,往往也是家庭經濟的主要來源,更需要未雨綢繆、計畫未來。
Digital Trends 預測有8個可能被 AI 取代的職業,以及因應之道可供參考:律師、新聞記者、司機、廚師、財務分析師、電話行銷與客服助理、醫務人員、建築工人與勞力工作者。
典型MBA式的職涯規劃建議大概是這樣的:
a. 首先對自己的工作技能做一個 SWOT 分析。( Strenghs 優勢 , Weaknesses 劣勢, Opportunities 機會 , Threats 威脅 )
b. 找出「目前工作」與「未來想投身工作」之間的不足之處。
c. 想辦法補足這些不足點 — 可以是進修短期課程、學習新的技能等等。
d. 開始應徵跟新領域相關的工作。
社會新鮮人需要大量投遞履歷,也許需要用Execl表格精確追蹤每個求職申請的狀態。
已有工作經驗的,就得靠人脈與獵人頭公司幫忙。你甚至可以每半年、每年做一次SWOT分析,一直到找到理想的工作為止。
當無法決定去留的時候,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把不同選項的優缺點,寫成一個“Pros and Cons” 表格。一分為二,把不同的考慮因素都放在紙上,再為不同因素的放上加權分數,最後總計就可以得出結果。
但即使是一模一樣的“Pros and Cons” 表格、一模一樣的選項加權分數,不同的人可能會做出截然不同的決定。
以目前的狀態為基準,計算不同選項可能帶來的損失。
例如說,從私人企業換到跨國企業,雖然薪水大幅增加;可是工作壓力加倍、工時變長、而且外商隨時會炒人。
以「減法」將負面的事項作為主要決策的人,很多時候會傾向選擇留在原來的「舒適圈」,因為留在「舒適圈」的風險、以及相關的負面事項最低。
以目前的狀態為基準,來計算不同選項可能帶來的好處。
例如說,從私人企業換到跨國企業,薪水大幅增加,而且有機會學習跨國企業的管理方式、還有機會增進語言能力等等。
選擇以「加法」來評估的人,會比較看重不同選項所帶來的好處,選擇離開「舒適圈」的機會往往較高。
去留之間、或者不同工作機會之間的選擇,除了「金錢」這個容易令人迷失的條件之外,絕大多數的時候受個人價值觀與情境因素的影響。
同樣的工作機會,在30歲和40歲時你可能會做出完全不同的選擇;單身時和成家後可能有不同的考慮。這些都無所謂對錯,只是個人選擇罷了。當然,我們總希望有個水晶球,預先知道自己所選的是不是最好的。
如果在考慮過上述5個面向,還是覺得難以下決定,也許你可以參考我的方法—我在面臨兩難抉擇的時候,會問自己:
當拉長了時間軸之後,看法會變得不一樣。我也用這個問題來確認自己對新工作的熱愛程度,還挺管用的。也許你也可以試試!
祝大家悠遊職場、生活有力!